向服务转型的八种创新模式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把握住了全球经济分工的节奏,在全球制造产业的价值链中,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和政府的支持政策迅速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消费萎缩,以及全球产业的调整,使得中国企业赖以成长的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摆脱低附加值加工者的身份,找到高附加值业务,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中国企业家的共同梦想,问题是路在何方?
回首全球企业界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的产业都经历了类似中国的发展路径: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到后来的以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为驱动的高附加值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功路径,就是依托原有产业,逐步进入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这个服务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从制造产业逐渐衍生和发展出来的,通常就是从核心的产品和技术出发,从为核心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开始,逐渐发展出占据企业主要利润来源的服务业务乃至服务产业,并以此强化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3月的商业评论下午茶我们邀请到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正向中国企业介绍如何向服务转型。许正在IBM、陕鼓集团和通用电气(GE)公司拥有多年推动企业向服务转型的经验,他根据价值创造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创新的复杂程度,总结出服务创新的规律,撰写了《向服务转型的八种创新模式》一文,发表在《商业评论》2月号上,以下摘编:
几乎每个发达国家的产业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路径: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到后来的以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为驱动的高附加值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功路径,就是依托原有产业,逐步进入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服务创新,路在何方?至少有八个领域等待我们开发:
模式1:系统集成服务
从产品出发为客户提供围绕产品的系统集成服务,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有人做过初步测算,围绕产品进行系统集成服务,可以将整个合同值提升至少三至五倍,更重要的是,系统集成服务使企业成为系统的整合者。
模式2:产品生命周期服务
如何提升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包括增加产品的价值产出,提升产品的运行效率,甚至在产品退役以后,通过回收和再制造,重新发挥其价值,这些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新的服务形式。
模式3:解决方案集成服务
对于系统集成服务,通常客户在价值链整合、价值创造或者效率提升方面有明确需求,企业提供的是整合能力、优化能力和基于核心产品的效率提升方案。而解决方案集成服务的起始点往往来自客户的业务或者技术问题,企业通过专业团队的探寻,帮助客户界定问题,提供基于商业价值和技术价值的解决方案式的集成服务。
模式4:价值网络协作服务
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自身的核心业务做好,而对于自己的非优势领域,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共生。同时,许多企业也在努力成为能够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互包”的市场。例如,海尔成立了单独的物流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模式5:价值网络运营服务
价值网络运营服务,是对价值网络协作服务的升级。如果说协作服务针对的是价值网络中的共享服务部分,那么价值网络运营服务提供的是一个综合的运营解决方案。例如,从2004年起,远大空调开始由产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直接为客户提供冷和热,而不再单纯是空调产品。
模式6:基于IT的新功能服务
“两化融合”,也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将能极大提升现有产品的价值,同时产生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农用机械公司约翰迪尔,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农具结合,帮助农民实现变量播种、变量施肥、变量喷药,并且在卫星定位的基础上实现精准的耕作、播种、收获等过程,并且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农机耕作的自动对行服务等。
模式7:基于IT的系统融合服务
基于IT的系统融合服务,将彻底释放系统的力量,通过与信息产业的结合,催生出巨大的新的产业机会,并且创造出全然不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IBM公司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智慧的地球”构想。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吹响了进军工业互联网的号角。一些敏感的行业也已经快速行动,汽车产业无疑是最快的行动者。如今的汽车产业最大的投资方来自于互联网公司,未来的汽车产业就是软件产业,或者确切地说就是移动互联网产业。
模式8:基于IT的运营平台服务
基于IT的运营平台服务,是提供服务的终极理想。处于这个地位的企业将是真正意义上“两化融合”的先驱,同时也会是处于产业链最高端的平台级企业。例如,苹果公司凭借强大的iOS操作系统和App Store平台,颠覆了整个产业对软件的认知,并且顺带颠覆了手机制造业,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平台级公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