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后花园 西江桥头堡
水上婚嫁是斗门开展生态旅游的有效载体。
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位置的珠海市斗门区是广东知名的农业产区,也是珠海最主要的农业产区。在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新一轮大发展热潮中,珠海市委书记甘霖指出,结合构建珠海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珠海要大力发展以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打造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他在斗门区调研时提出,“斗门是珠海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斗门生态农业园成为这一要求的主要载体之一。
顺应珠海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并结合斗门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珠海市把斗门的莲洲、白蕉、斗门三镇的312平方公里范围划为生态农业园,总面积超过珠海全市陆地面积1/6。通过严格的生态保护和高标准的产业园规划,强力推动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
高起点规划生态农业园
针对斗门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远景目标,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紧密结合生态保护和水源保护,加快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战略部署。
在这个战略指导下,斗门着眼“生态农业综合发展”,迈开了高起点规划生态农业园的步伐。目前,由中国农科院牵头,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珠海规划设计院,国内外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团队已完成对园区的规划编制,力争把园区建设成为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园区。
规划围绕生态农业产业主线,体现“临近港澳”与“岭南沿海”两大特色,着力发展港口经济、科技经济、通道经济、加工经济、总部经济、基地经济、贸易经济、旅游经济。自建设启动以来,斗门生态农业园快速有序推进有机水稻种植、园林花木种植、无公害水产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四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物流展销两大专区的建设和“一轴两翼五重点”旅游空间布局的构建,一批“高、精、尖”项目扎实推进,央企、世界500强和863科技示范型企业纷纷来访和签约。斗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进一步显现,农业品牌带动效应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借力后发优势坚守底线
“守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底线”是珠海市委市政府对建设斗门生态园的一条基本要求。园区牢牢抓住生态效益谋篇布局,以生态效益辐射带动经济效益。经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黄杨山、金台寺、南门食街、西式古街等园内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项目得以有序开发,接霞庄、菉漪堂、毓秀村等景点被盘活纳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项目,以农家乐为龙头、生态农业为基地,农业观光为支撑,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生态链日臻完善;体现自然风情和充满民俗气息的水上婚嫁习俗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旅游呼之欲出;成功创建中国海鲈之乡和海鲈产业化基地,“白蕉海鲈”获得全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白蕉的竹篙岭、竹银水库和水松林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机整合,森林休闲度假区初具规模;莲洲园林花木基地、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勃勃生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一批原生态植被保持了其原有风貌,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新去处。
按照“修旧如旧”、“人文自然相和谐共处”的思路,市区两级还先后投入近4亿元,加快推进斗门镇名镇试点和莲江等6条村名村试点的规划建设,市九洲旅游集团参与开发的灯笼沙水乡风情旅游区顺利开业,名镇名村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明显提速。生态农业园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成为了珠三角西岸一颗亮丽的生态明珠。
首创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是斗门生态农业园的点睛之笔,是珠海的最大财富,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珠海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方向。严格保护生态农业园的生态资源,就是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据悉,《斗门生态农业园区的单项立法保护工作方案》已经珠海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即将进入立法程序。届时,园区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将得到法律层面的全方位支持和保障。笔者了解到,这一举措在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为首创,将为斗门生态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园区负责人表示,为提高当地百姓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积极性,在市里大力支持下,园区还对水源保护区内的10.8万农民予以社保扶持,其中一级水源保护区每人每月40元农保和每年275元医保扶持,二级水源保护区每人每月20元农保和每年125元医保扶持,让农民不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刚刚结束的斗门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更加积极地配合对园区实施单项立法保护,打造珠海最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水源保护区和绿色生态屏障。
好中求快迈向生态文明
珠海市委书记甘霖明确提出:“斗门区要把握当前、谋划长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珠中江、珠深穗、粤港澳区域发展格局中谋划和推动斗门的发展。”并作出战略部署:好中求快、以好促快,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生态农业园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的科学路径。
生态农业园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支撑。园区通过加强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合作,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示范种植、“太空种子”对比种植试验等“高、精、尖”项目初见成效,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提高。通过招商农业龙头企业,园区的农业产业链条得以形成并加强,农业发展从过去的简单个体小农业跃升为成规模、成产业的现代农业生产。
农业龙头企业、高科技农业这些“好项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以其高科技含量、高效率生产促进了生态农业园区的“快发展”,真正实现了“好中求快、以好促快”的发展理念,大大推动了斗门由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园区快速发展,农村变靓变好,农民受益受惠,种植养殖业喜获丰收。今年,随着该区名列全省前茅的农保全覆盖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居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生态农业园为当前工业迅猛发展的珠海留下了宝贵的生态屏障,几十年后人们还将拥有保护完美的青山绿水、丰富的土地和淡水资源。以斗门生态农业园为主的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平台,为探索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