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打好四张“牌” 提升旅游竞争力
贺州市通过主打交通设施建设、传统文化拓展、旅游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合作四张旅游牌,培育了旅游特色品牌,提升了旅游形象。今年1至9月,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85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接待国内旅客468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入境过夜旅
游者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48%。
“跟12个朋友从广东自己开车过来,走走玩玩,风景不错,自然风光很好。”国庆黄金周,广东游客林先生游览了姑婆山、玉石林、紫云洞等景区,品尝了客家美食。他最深切的感受是从广贺高速开车过来,两个多小时,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无公害的。
一直以来,交通是制约贺州市旅游发展的瓶颈。经过一段时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贺州市交通发展全面加快,建成铁路130公里、高速公路198.4公里,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447.8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部乡镇通等级油路或水泥路的目标。洛湛铁路、桂梧高速公路和广贺高速公路贺州段建成通车,改写了贺州市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贵广高速铁路、永贺高速公路贺州段开工建设,贺州经黄姚至昭平二级公路即将全线通车,贺州火车站至姑婆山、富川至望高二级公路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使大通道网络进一步完善,桂粤湘三省区交通枢纽初具雏形。“比较独特的是处于粤港澳的后花园,贺州是一个枢纽城市,由于位置的重要,加上贺州‘三高两铁’的建设,形成了旅游集中的密集区。”市旅游局局长王西棋说,随着贺州市大交通格局的根本好转,珠三角地区以及周边省市前来贺州的自驾车游客急剧增多。黄金周期间,贺州市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23.01万人(次),有70%为自驾车游客,在自驾车游客中,广东约占58%;区内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玉林等地约占33%,其余为湖南等其他省份。
贺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华南最大的天然氧吧姑婆山、黄姚古镇、状元村等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旅游景区、景点。如何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特色旅游业品牌?贺州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文物保护开发为契机,对全市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百姓氏族文化、古代科举文化、古民居古建筑文化及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充实完善,并将文化融入黄姚古镇、临贺古城、秀水状元村、客家围屋等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效结合。通过努力,富川秀水状元村2008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列入自治区37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贺州市围绕打造华南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民族文化风情资源以及客家文化资源,重点规划建设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精心打造姑婆山生态旅游区、大桂山旅游休闲度假区、临贺故城、富川秀水状元村和钟山十里画廊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和特色线路,先后创立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
贺州市注重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加快融入大桂林旅游圈,主动与“泛珠三角”地区对接,新老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开拓。“我们继续在各级新闻媒体对贺州市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宣传,还分别在新浪网和腾讯网开通贺州旅游局微博,有效抢占网络宣传的营销新阵地。”王西棋介绍说,今年贺州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由国家旅游局举办的2011年中华文化旅游年走进港澳社区活动、在西安举办的国内旅游交易会、2011中国·贵阳避暑季民俗节庆与旅游采购博览会、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2011广东国际旅游博览会和2011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并在2011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上荣获6个奖项,分别为最佳展示奖和5个旅游服饰展示奖。通过活动进一步宣传贺州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市场。(记者何丹)
图为国庆黄金周不少旅客选择到姑婆山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