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财经
分享到:

4.4万亿信托面临转型

时间:2012-2-7 10:59:16    |    信息来源:深圳市贵州商会    |    发布者:admin

飞速增长的信托业需要摆脱对第三方的依赖,向真正的财富管理转型

财新《新世纪》 记者 张宇哲


总资产被认为向5万亿元进军轻而易举的信托业,正迎来突飞猛进后的转型挑战。
 
继票据信托于2012年年初被叫停后,春节前夕,财新《新世纪》获悉,银监会再次“窗口指导”,叫停了信托公司发行同业存款的短期理财产品。
 
这两项业务都缘于银信合作,前者是银行将客户资金用于投资各类票据的理财产品,后者指信托公司以受托人的名义将信托资金存放在该银行,形成一笔定期存款,即同业存款。有监管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银监会叫停两项业务,这一举措延续了监管部门对真实信贷规模的管理思路,意在防范风险蔓延。
 
另一项可能正在临近的风险是房地产信托的兑付潮。2012年房地产信托产品全年到期兑付规模约为2010年的2.5倍。诺亚财富研报显示,2012年房地产信托到期总规模为1172.5亿元,远高于2011年的470.5亿元。
 
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房地产信托总量为约6800亿元,约占同期信托资产存量的17%。
 
中金公司的研报预计,10%至15%的信托项目可能在今年出现违约风险,需要信托公司自有资金介入或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过,总体而言,“借旧还新”等传统做法,将使得风险延迟到2013年释放。
 
一位信托公司负责人介绍,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发新补旧、找第三方接盘、以自有资金兜底和变卖抵押资产方式化解兑付风险。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一些东部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违约已经出现升高趋势。
 
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2011年已经有个别小的开发商和信托公司出现了无法按期兑付的房地产信托产品,不过规模不大,信托公司最后动用资本金补上了窟窿。
 
“不然怎么办,这关系到信托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一旦产品无法兑付,信托公司就会遭到监管部门的整顿,产品也不好销售,甚至牌照可能被收回。”前述信托公司人士坦承。
 
地产信托兑付潮
 
房地产信托无疑是2011年的明星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10%左右,发行量增速也最快。但伴随着持续的地产调控,加之面临资金饥渴和房屋销售不畅的“两面夹击”,曾经在2010年、2011年大规模发展的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开始为业内关注。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显示,2011年,在各种信托资金投资领域中,新成立的信托产品规模占比最高的是房地产业,规模为2670.74亿元 ,占比38%;房地产信托在集合类信托中的占比,长期占据着半壁江山。
 
一个显著变化是,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信托的月度新增规模快速下降,同时收益率持续提高。安信证券的首席行业分析师杨建海对此指出,需求的减少主要是投资者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产品到期后能否顺利偿付产生了担忧。
 
近期出现了为房地产信托接盘的广告。据《无锡商报》报道,某第三方机构在专门做信托产品交易的论坛上发出广告:“收购信托兑付出问题但资产包良性的房地产信托计划,价格面议。”
 
杨建海认为,从房地产信托的到期项目时间分布看,主要在2012年二季度至2013年三季度末的一年半内,且在各季度分布均匀;从时点看,房地产信托兑付压力比较大的时点主要有三个:2012年5月-7月、2013年3月-4月和2013年7月-8月。这意味着2012年、2013年成为到期兑付的密集期。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重要的观察时点在于2013年中期,届时房地产信托到期规模最大。 2013年的兑付规模是2012年的1.97 倍,大规模兑付时点将在2013年3月以后。
 
一些信托公司已经将接盘的目光瞄向了私募房地产基金,但业内人士认为,出于对当下风险的考虑, 即使面对主动找上门的地产信托项目,也不会轻易“接手”。
 
长江证券刘俊亦认为,目前地产类信托的风险,仅停留在单个项目的流动性风险上,而不存在行业性的兑付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真正的隐含风险,在于信托公司被动管理的地产信托所引致的金融体系表外风险。
 
2011年,银监会一路“窗口指导”,已初见成效。业内人士认为,受《净资本管理办法》动态监管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信托会计入风险资本(可高达3%),信托公司在2012年将减少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发行。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0)    |    踩一下(0)    |    更多时事财经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