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阻力重重 但央行仍奋力引领前行
路透北京2月25日 - 中国准备打破退休规则,让改革者周小川继续执掌央行,表明在进入三十年来最关键发展阶段之际,新一届中共领导人希望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接受路透采访的中国央行内部人士表示,面对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央行是中国最有力的改革力量.与领导层有联系的消息人士上周称,尽管已达到65岁的退休年龄,但周小川仍将继续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留住周小川,能够确保中国领导层继续通过央行推动金融改革,以加强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促进经济平衡和培育增长活力,并最终消除中国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
"周行长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很大胆,有时不在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央行官员称."他们确实需要能够保持改革动力的人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所支持的改革措施,有时并不受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欢迎.他们会感觉到自身的利益受损.
比如,利率市场化将压缩国有银行原本丰厚的贷款息差.
而扩大资本市场将切断国有企业获得补贴融资的通道,并削减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将投资机会延伸至房地产领域之外--从而遏制房地产投机.地产投机往往和地方政府的腐败和债务风险相关联.
中国央行拥有一系列在强大反对力量下完成自身工作的记录.
中国央行已实现了国内债市和货币市场的现代化,为短期融资券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创设了央行可抵御地方政府扭曲利率压力的机制.
自2005年7月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以来,过去12个月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就在执政党领导层换届的这一年,通常认为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中国央行与中国银监会存在明显的分歧.
"大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抵触的,但他们又不好公开反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建设银行的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
据知情人士称,当去年中国央行提议把人民币汇率日内波幅限制扩大一倍至1%时,就花费了很大力气打消商务部的疑虑.后者担心此举不利于出口.
商务部的一位资深研究员称:"我们认为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升值".
虽然商务部强烈反对,但2005年央行还是取消了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可以说明周小川的功力.
**务实改革派**
主张汇改的知名经济学家余永定还记得,在成员来自政府众多部委的人行货币委员会里,当年做出这项决定时所经历的争辩.
余永定目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2004-2006年曾担任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当时人行力抗反对汇改的声浪.反对人士认为出口业无法承受人民币汇率升值.
"他们的观点肯定要反映各个部委的观点,"余永定回忆起当年的僵局,拥护出口的官员反对其他委员主张让人民币升值多达10%的提议.
余永定表示,周小川的务实作风化解了争执,同意让人民币兑美元一开始小幅升值2.1%,同时也在高层达成共识,让人民币逐年走升,从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经升值约33%.
尽管人民币升值,中国仍然成为全球出口最大的单一经济体,而中国企业也被迫改善生产力及品质,以维持竞争力.
习近平与李克强将在3月分别接任国家主席及国务院总理,他们必须领导中国进行更全面性的价值链升级,以提供足够的成长力道,支持中国下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以及4亿人口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挑战.
这绝非易事,因为一般都认为,带动中国30年以两位数增幅高速成长的经济模式--出口导向、国家扶助--已经达到极限.
中国2012年成长率下滑至13年低点7.8%,尽管这个数字仍然让其他大国眼红不已.
许多分析师认为,如果没有深远的经济改革,到2020年时,中国的成长率将比较接近5%,而不是接近10%,这将是中国政府的一大隐忧.因为中国当局已经承诺未来10年要让家庭收入增加一倍,以缩小威胁社会稳定的财富差距问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料,中国13亿人口之中,仍有约13%每天收入不到1.25美元,而城市平均可支配年收入仅有21,810元人民币(3,500美元).
但在此同时,根据胡润百富的资料,中国的百万美元富豪人口达270万人,拥有251位10亿美元巨富.
**投石问路**
假设预期中的骨牌效应顺利奏效,同时相对较不复杂的自由化进程引发中国经济结构更根本性的改革,则以人行作为改革的导火线,可谓一招妙棋.
分析师指出,人行必须让银行借贷成本更接近市场化,以改善资源配置,减少中国经济依赖国家主导投资活动.
但金融体系目前由四大国有银行主宰,将多数贷款放给国家项目及国企,民间企业苦无资金.
这种种因素都不利于为中国民众创造新的投资选择;中国家庭的现有投资多是低收益银行存款.
乐观派人士认为,即使成果没有完全符合预期,由人行引领改革的短期成效,也可望胜过较依赖政治力量的改革计划,例如户口制度改革.
以人行作为改革工具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那些人行发布的最重要决定,基本上等于是获得国务院或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批准的官方命令.
由支持改革的周小川继续掌理人行,可以确保他的想法与中国领导高层相近.
"如果弄上来一个不温不火的,四平八稳的,也可能改革进程要延缓,"曾任职人行、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指出."既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又要注入新的空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