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贵州新闻 > 毕节地区
分享到:

工业园区:有“商”有“量”

时间:2013-3-12 10:13:08    |    信息来源:金黔在线    |    发布者:admin

工业园区:有“商”有“量”
——代表委员谈工业园区商贾云集质好量多

  陈昌旭代表:依托资源优势转型发展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

  贵州是长江以南煤炭储量最多的省份,毕节的煤炭储量占了全省的一半。毕节工业园区必须依托资源富集的优势,促进转型发展,把资源用活,把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毕节本着集中发展、集约节约的思路,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目前,已经规划建设了12个工业园区,累计占地50.2平方公里,建成242万平方米标准产房。着力打造的织金和毕节工业园区,有望成为千亿元工业园区。

  毕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做好转型发展工作,延长产业链条,变粗放型为精细化发展。目前,煤化工产业和煤制清洁燃料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仅织金工业园区煤制清洁燃料一个项目就吸纳投资300亿元。

  毕节建设工业园区时,提出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方略。推行“3个15万”政策,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平台。

  夏庆丰代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统筹集聚工业园区

  以梵净山为界,铜仁市分为东五县和西五县,东五县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备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工业园区。

  2010年以后,东五县(区)建了大龙、万山、碧江、松桃、大兴五个工业园区。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审批过程偏长,缺乏协调统筹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各园区优势,做到功能互补,延长产业链条,铜仁将东部园区进行整合,统一协调发展。碧江工业园区以轻工、食品、物流为主,同时为城市匹配服务;大龙工业园区具备交通优势,适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万山工业园区工业基础好,转型升级后,发展炼铝、铝箔加工等重工业产业;大兴园区发展锰酸锂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松桃园区是锰资源富集区,适合发展锰化工、能源开发和建材行业。

  根据五个园区的不同特色,准确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对人力、资金等资源进行集中统筹,提高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

  由五个园区组成的黔东工业园区,具备三大亮点。一是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产业快速形成竞争力;二是全面落实国发2号文件,有力推进武陵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三是集中统筹发展与周边省市比拼软硬实力。

  唐斯庆代表:做好园区规划全力提供电力支持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作为覆盖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贵州电网公司超常规加强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升级。

  贵州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贵州省今后五年着力构建“六大体系”的任务,加大投资,助推“5个100工程”建设。

  2013年,贵州电网公司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重点开展“5个100工程”配套电网规划,努力做好38个重点产业园区电力专项规划,有效确保年内实现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起步区可靠供电;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38.58亿元,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供电设施建设,确保用电畅通;加快省内南北通道建设,尽快建成投运北部通道鸭溪变至遵义东段,稳步推进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的三个方面19项任务。

  “十二五”期间,贵州电网将全力服务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提供电力支撑。

  张加春代表:用苦干实干承接产业转移

  因为缺乏资源和不具备区位优势,过去工业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短板,也是制约三都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0年以后,随着全省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三都也开始了自我蜕变,确定了一区三园的发展规划,并将工业发展的重心确定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由于本身不具备资源优势,也没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一开始企业不愿意来。

  三都苦干、实干,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用迫切希望发展的真诚之心打动客商。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园区土地征用和平整工作,用完美的答卷迎来一个又一个企业。

  目前,三都已经建成三个工业园区,引入20多家企业。


3月10日晚,刘晓凯委员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报道《做客中央台》节目,围绕生态补偿机制、教育、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等问题与广大听众交流。

作者:本报前方报道组 万群 胡涛 赵国梁 李凯 肖菡 杨惠 袁小娟 杨磊 袁天志 刘超凡 李盈 周密 罗婧 吴蔚 旷光彪

 

收藏本文章    |    复制本页地址    |    顶一下(0)    |    踩一下(0)    |    更多毕节地区    

网友评论: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更换
登录 (请登录发言)
深圳市贵州商会
服务团队
秘书长 王弟伦 秘书长 王弟伦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副秘书长 戴应军
外联部 金素文 外联部 金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