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各族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俞正声考察贵州工作纪实
时间:2013-3-29 11:59:59 |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 | 发布者:admin
三月二十五日,俞正声在毕节市普底中心小学与孩子们亲切交谈。 李枫 摄
3月24日,俞正声来到梅岭化工厂,亲切看望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职工。 李枫 摄
三月的贵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
3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先后前往我省遵义、毕节、贵阳等地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一同考察。
连日来,在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等陪同下,俞正声深入工厂企业、民族村寨、城市社区,四次召开座谈会,与各族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
要推动毕节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25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开创了多党合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先河,如今毕节试验区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毕节市金沙县信息产业园区内,一排排标准厂房拔地而起,28家企业建成投产,8000多人实现就业。俞正声在考察奥斯科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时说,一个县的工业园区能在短时间内做成现在这个局面很不容易,要继续努力,把东部更多的产业吸引过来。
金沙县岩孔镇永丰同心新村,是民进中央牵头建设的新农村示范点。村里的贵州瑞利乌蒙生态养殖场内,1100多头新品种的“乌蒙黑牛”膘肥体壮,市场前景十分可观。800多农户还分散养殖了2000多头肉牛,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俞正声对养殖场负责人说:“这个项目给贫困山村带来了效益、带来了希望,你要把牛养好,把更多的老百姓带富。”放眼望去,村里一幢幢黔西北民居错落有致。看着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心,俞正声很高兴,他走进村民袁国勇家拉家常,从水田出租到养牛场打工再到孩子读书,话题一个接一个,聊得开心。临行时,俞正声接过老袁递过来的清茶,高兴地说:“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安康。水是山泉水,茶是幸福茶,这杯茶我要喝完。”
大方县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农工党中央帮助援建的学校。在参观了学校多个实训室后,俞正声说:“贵州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决心很大、路子很好。职校办好了,孩子们多了一条出路,社会多了很多实用人才。”他强调:“在贫困地区办好职业学校,是重大的扶贫措施,也应该成为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帮扶的重点方向。”
俞正声还考察了黔西县百里杜鹃管委会普底乡中心小学,与老师、孩子们交流。听到学生们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感到很欣慰;听说一些孩子还要走很远的山路上学,他指出,对贵州这样的山区来说,办寄宿制学校是个方向,一定要给予帮助支持。
26日上午,俞正声在黔西县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统一战线如何继续做好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俞正声说,胡锦涛同志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中央各部门,对贵州人民、毕节人民有一种深深的情怀,这种情怀,是把最困难群众始终放在心上的情怀,是一种千方百计改变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的情怀,是一种25年如一日、一点一滴地做、一届接着一届地干的情怀,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贫穷落后的面貌可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要深入贯彻“同心”思想,坚持积极参与与量力而行相结合、体现优势与立足实际相结合、出主意与办实事相结合、发挥作用与深化认识相结合,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毕节市委、市政府要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长期艰苦奋斗思想,把握好人才和市场这两个关键,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推动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要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始终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俞正声此次调研的重点。
大方县响水乡以拉村是二类贫困村,人均只有半亩田。老百姓喝水、种地靠的都是“望天水”,不少人家住的是既破旧又不安全的泥巴房,通村路又陡又窄。俞正声步行进入这个村子,亲切看望乡亲们。面对闻讯赶来的村民,俞正声热情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细算生活账,共谋发展路。大伙儿告诉俞正声:党的政策好,现在新农合、养老保险都享受到了,最大的困难是村里缺水、路也不好,也没有赚钱的门路。俞正声对大家说,党委、政府会帮大家想办法克服困难。他希望村党支部发挥作用,帮老百姓多办实事;村里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见过世面,脑子灵活,也要为村里多找致富门路。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布依族村是一个秀美恬静的小村庄。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上了快速致富路。俞正声查看了村计生卫生服务室、图书室、民族手工艺制作、酿酒工艺展示,看到村里不少人家发展农家乐、卖米酒增加了收入,俞正声高兴地说,党委政府帮助村里打造了好的环境,指了条致富路。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大方县羊场镇卫生院是农工党中央实施的“同心助医工程”,尽管该院在我省乡镇卫生院中设施条件较好,但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差距不小。俞正声对医护人员说,大家扎根山区,守护百姓健康,担子很重。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解剖麻雀,研究问题,寻找对策。来贵州考察工作之前,俞正声派出三个调研组,分别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带队,专程到我省关岭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雷山县进行了调研。26日晚,俞正声与调研组交流了有关情况。27日上午,俞正声看望了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主持召开了民族工作座谈会,听取我省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就做好民族地区工作和政协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俞正声说,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认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要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始终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支持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双重利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俞正声说,人民政协人才荟萃,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中大有可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凝聚共识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希望政协的同志增强责任意识,为党的事业增进共识,为党的事业出谋划策。希望贵州省各级政协组织在以往良好工作的基础上,更加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创造更多增进共识的经验和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的经验。
“三线”企业要千方百计向科研要出路、在产品上求突破
俞正声十分关心贵州“三线”企业发展现状和职工生活情况,在遵义市考察了061基地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红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贵州梅岭化工厂。
061基地这些年来整体发展势头趋好,部分拥有拳头产品的企业逐步在市场上站稳,但一些企业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都比较困难。梅岭化工厂退休老职工徐其发夫妇是从上海到贵州工作的“老三线”,在贵州工作、生活已经五十多年。俞正声来到他家亲切看望,老徐激动地拿出了“传家宝”:1955年陈毅市长亲自颁发的上海市劳模证书和奖章。俞正声深情地对他说:“你可是为国防工业贡献了一辈子啊!你的证书很珍贵,奉献精神更珍贵。国家现在发展得这么好,有你们艰苦奋斗作出的巨大贡献,谢谢你们!”
24日晚,俞正声与省及061基地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倾听意见和建议,和大家一起想办法。俞正声说,061基地的干部职工长期坚守、顽强拼搏,贡献很大、令人钦佩。当前,一些企业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出路,基地整体上逐步脱困,职工队伍基本稳定,这非常难得。他希望三线企业继续解放思想,在吸引人才上想办法,在开发新品上花力气,练就一些“看家本事”,争取更大的成就。
考察期间,俞正声瞻仰了遵义市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了花篮。他还参观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观山湖区碧海社区服务中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等随同考察。省领导李军、崔亚东、刘晓凯、廖国勋、廖少华、蒙启良、王江平等参加有关活动。
作者: 本报记者 赵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