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环境介绍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邻省会贵阳和遵义市,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西与云南交界,北与四川接壤,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区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区生活着汉、彝 、苗、回、仡佬、布衣、白族等三十多个民族。地区行署驻毕节市解放路。
行政区域
毕节市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百里杜鹃管委会7个县、1个区、1管委会,98个镇 ,6个街道办事处,146个乡(其中77个民族乡),107个居民委员会,64个社区,3934个村民委员会,32226个村民小组。
全区有汉、彝、苗、回、布依等35个民族,根据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其中常住人口650万,户籍人口830万。
经济发展
毕节市[1]有牛、马、猪、羊、狗、兔、鸡、鸭、鹅、鸽、猫、蜂等畜禽动物。200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3.78亿元,年均增长5.06%;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猪、牛、羊存出栏同步增长,大牲畜年末存栏156.31万头,年均增长2.47%,肉类总产量35.08万吨,年均增长6.29%,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29.5%增加到39.3%。猪,2004年底全区存栏377.29万头,增长3.49%;出栏肉猪274.4万头,增长6.21%。马,2004年全区24.23万匹,毕节地区“黔西马”体质坚强、精悍灵活、能拉善走,素有“爬山虎”之称。牛,2004年全区牛存栏达124.94万头,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牛的品种普遍得到提高,本地最有名的品种“安化牛”,体形高大、体格健壮、耐粗饲、抗病力强、力大耐劳、适应性广。羊,2004年存栏81.48万只,增长4.65%。出栏40.02万只,增长7.99%。
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70.6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78.91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108.16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83.53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财政总收入44.76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44亿元;全区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一年的32.2:38.1:29.7转变为29.1:40:31,三次产业结构初步实现由“二、一、三”排序向“二、三、一”排序的转变。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50.24亿元,同比增长19.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81亿元;“两烟”实现税收13.2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7.3%,煤炭年产量达2871万吨,水电和火电装机容量达660万千瓦,煤、电增加值分别达到24亿元、34.16亿元,分别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9%、12.6%,实现税收8亿元和6亿元,分别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7.87%、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6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2043元,比上年增长8.9%,贫困人口从59.81万减少到57.31万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人口自然资源增长率为8.45%,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其它各项事业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2007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7%,第 毕节地区二产业增长13.2%,第三产业增长21.7%;三次产业结构比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完成财政总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3.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5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1亿元,增长20.7%;共争取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达到7.62亿元,其中: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4.48亿元,省级资金0.6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55.13亿元,增长20.1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97元,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增加415元。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3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万人。粮食总产量达263.27万吨,增长5.09%;全区畜牧业产值47.18亿元,增长10.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较快,产值为169.1亿元,同比增长14.49%,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6.29亿元,同比增长20.58%,重工业完成产值142.81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2.79亿元,同比增长12.7%。开工建设27条765公里通乡油路和421条3294.4公里通村公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8处(片),解决了20.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4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9.01万亩、贵毕路沿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特色经果林精品示范建设3300亩和石漠化治理、经果林建设、村庄绿化美化等造林面积6510亩;启动毕节市环城绿化一期工程。人口出生率14.31‰,同比下降1.05个千分点,人口自增率7.8‰,下降0.65个千分点。“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顺利通过,普通高中教育扩招12%、中等 毕节地区职业教育扩招20.33%, 120个薄弱学校全部开工建设,启动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 新增城镇就业142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53人,“4050”人员再就业683人,消除零就业家庭2577户。新增基本养老保险8000人,在职参保人数达6.9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9.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万人,确保了1.71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按时发放。解决6.94万城市贫困人口和59.4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救助;解决农村5000户无房户的住房困难,改造茅草房5000户,完成275套廉租住房建设。新增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538.7万人,总人数居全省第一,参合率86.74%,超过全省平均参合率1.8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60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工业226.82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产业结构比为20.7:43.2:36.1。
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传输
铁路
威宁草海有铁路通过。昭通到六盘水、宜宾到贵阳、昆明到成都的列车都从草海经过。乘火车时间相对比汽车要短,而且更便宜。
公路
贵毕高速公路(贵阳至毕节)大约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贵阳也有直接到大方和威宁的车。此外,从毕节沿321国道可至四川泸州,沿326国道可至云南曲靖。毕节汽车站在市内翠屏路1号。
据交通部门统计,2010年底全区通车里程23989公里,同比增加217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7.33公里,二级公路617.52公里,三级公路1456.47公里,四级公路10102.33公里,等外级11795.79公里。
表10 运输周转量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0年 | 2009年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2101 | 1429 |
公路 | 万吨 | 2087 | 1401 |
水运 | 万吨 | 14 | 28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205885 | 139220 |
公路 | 万吨公里 | 204923 | 137520 |
水运 | 万吨公里 | 962 | 1700 |
客运量 | 万人 | 6138 | 5344 |
公路 | 万人 | 5992 | 5234 |
水运 | 万人 | 146 | 110 |
客运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281328 | 233423 |
公路 | 万人公里 | 270258 | 229423 |
水运 | 万人公里 | 11070 | 4000 |
邮政业务收入9242.12万元,增长7.33%。速递物流、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天天等快递公司在毕节蓬勃发展。
信息传输业快速发展。电信业务收入1677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3.92万户,增加23.2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5万户,减少0.76万户;互联网用户13.74万户,比上年增加4.58万户。
风土人情
毕节市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
古老独特的民族礼俗
构成毕节人热情、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传统风尚,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布衣族的六月六节”等。
五彩缤纷的民族歌舞
以汉、彝、苗、回、布依、白、仡佬等7个民族歌舞为一体的 《乌蒙欢歌》享誉国内外,先后出访北欧、加拿大等国,并多次荣获全国全省民族歌舞大赛一等奖,成为北京中华民族园、云南民族文化村等旅游景区的主要歌舞之一。苗族“滚山珠”先后出访北欧等国并在国际、全国、省大奖赛上一举夺魁。
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在云南省楚雄州中国国际彝族服饰展览中名列前茅,在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应邀出席1998年省委召开的“元旦”迎新座谈会助兴演出。
古老淳朴的民族传统体育:彝族铃铛舞《乌蒙铃》、苗族射弩等项目先后囊括了全省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竞技金奖。
别具风格的民族建筑
以大屯彝族土司庄园、奢香博物馆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积淀了很深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
古老独特的民族戏曲乐器:以彝族的“摄泰吉”、“月琴”、“口弦”、苗族的芦笙、三眼箫、四眼箫、布依族的牛角二胡为代表,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和结晶。
民族古籍文化
是毕节享誉全国的一个亮点。《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典籍目录》、《迁徙歌》等70多部3000多万字出版发行,引起了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使毕节成为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院学生实习基地之一。
古朴典雅的民族工艺
以彝族剪纸、苗族蜡染、制绣为代表,别巨匠心。
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
以彝族的“咂西”、“水花酒”、“鸡八桂”、“陀陀肉”、苗族的“糍粑”、回族的“牛干巴”为代表,工艺独特,回味无穷。
旅游资源
毕节属岩溶地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岩溶景观和其他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威宁草海,被誉为"地下天宫"的织金洞,有"天然公园"之称的百里杜鹃(包括奢香博物馆),"古,野,奇,曲"的纳雍总溪河风光(乌江第一漂),叹为观止的大方九洞天及十里溶洞探险漂、大屯土司庄园风景区和众多的史前文物,古建筑群,古石刻,这些风景名胜与安顺龙宫,黄果树瀑布一道,构成了贵州西线旅游区.毕节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前景辉煌.美丽的毕节,正以无穷的魅力,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其他旅游资源:毕节学院,龙鳌河风景区,报京侗寨,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 贵阳天下苗族第一县,水西公园,奢香墓,百里杜鹃,九洞天风景区,织金洞,威宁草海...